凯发K8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ICD治疗Brugada综合征患者获救
2024年05月16日 14:54 | 来源:中新网凯发K8

  中新网K8凯发5月16日电(李晓晖 苏航)一位68岁的患者朱大爷(化名),在长达30余年的时间里反复出现晕厥和意识丧失15次,最近一次意识丧失历经长达40多分钟的心肺复苏抢救转危为安。在经历多次急救后,近日终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得到确诊,心内二科专家追本溯源找到了引发这一连串危险症状的原因——Brugada综合征并为其成功实施ICD(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进行治疗。

  患者朱大爷的病情可谓一波三折。在长达数十年的求医历程中,他曾接受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血管造影等诸多检查,但晕厥原因始终未能明确。直至前不久,他来到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就诊,心内二科专家郑万斌主任医师考虑其自带HOLTER右胸导联(V1-V2)抬高,需要改变胸导联位置进一步明确是否有Brugada综合征,完善标准体位及上下各一肋间心电图,最终确诊是Brugada综合征导致室颤,极易发生猝死。

  据心内二科赵立卓主任介绍:Brugada综合征是导致无结构性心脏病的青年男性猝死的重要原因,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未知。患者的心脏结构多正常,心电图具有特征性的 “三联征”:类右束支传导阻滞、右胸导联(V1-V3) ST呈穹窿样或马鞍形抬高、T波倒置或双向,右束支阻滞不是真正的右束支传导阻滞,而是一个类似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变化。该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但有50%以上的病人可能是散发的。临床常因室颤或多形性室速引起反复晕厥、甚至猝死。

  专家称,Brugada综合征患者上述症状多发生于睡眠或休息中,很少发生于运动当中,部分患者有发热等诱因,迷走激活和Brugada综合征症状发作密切相关。Brugada综合征典型症状多余成年时出现,猝死发生平均年龄为41±15岁。

  针对朱大爷的病情,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心内二科专家团队在向其及家属充分告知后,决定采用植入单腔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治疗方法。ICD是目前证明唯一能够降低Brugada综合征患者猝死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这一治疗,朱大爷的生命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

  为此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对于反复出现的晕厥、意识丧失等症状,切莫掉以轻心,尤其是存在上述心电图特征的患者,更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Brugada综合征这一隐形杀手。同时,对于已确诊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猝死风险。(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K8凯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K8凯发”,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K8凯发 。

中新社凯发K8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