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分社地市播报
首页地市播报
黑河市爱辉区:以“六共”模式为抓手 着力打造民族团结升级版
2024年05月17日 16:54 | 来源:中新网凯发K8

  中新网K8凯发5月17日电(张珣)黑河市爱辉区以构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为目标,探索实施“六共”模式,开展社区民族工作互观互学和“六共”社区建设学习交流,不断推动各族群众在居住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社会结构的各层面、各领域的相互嵌入,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共居”深化空间交融,打造互嵌式和谐家园。黑河市爱辉区坚持把各民族在居住空间上互嵌作为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抓手和基础前提,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统战之家等特色功能室,为民族团结活动提供阵地保障。在楼院打造民族团结宣传栏、民族文化展板,嵌入各民族符号、元素、故事,引导各族群众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建美好家园。组建社区歌舞团体,利用特殊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共学”深化思想领航,传递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爱辉区各社区坚持“集中讲”与“平时说”相结合,采取送学上门、“炕头学堂”等形式,每年组织学习不少于6次,筑牢各族群众民族团结、与党同心的思想根基。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加大“最美家庭”“道德模范”等典型创建和培育力度,营造“嵌入式”和谐向上氛围。

  “共事”深化力量融合,激活民族团结进步“源动力”。爱辉区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石榴之家、红石榴驿站等场所,把开展“我们的节日”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举措,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4年爱辉区辖区15个社区开展“传承非遗,绽放文化魅力”“石榴籽”知识问答、“端午粽飘香 入户送安康”等邻里学、邻里情、邻里帮、邻里和、邻里乐联谊活动,为各族群众提供了广泛交流沟通的机会,不断拉近了邻里感情,促进了各族群众互嵌共乐,实现了辖区内各族群众思想相通、情谊相连。

  “共乐”深化文化交流,画好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爱辉区利用民族资源优势,创新开展各类型式丰富的主题活动,举办民族文艺展演、发展民族传统手工、传承民族非遗产品、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等活动,引导社区搭建好促进各民族沟通的文化桥梁,组织开展“元宵喜乐会”“中华民族一家亲 心手相连感党恩”“邻里节”“百家宴”等具有民族特色活动50余场次,受益群众1000余人次,引导各族群众“同吃一桌饭、同跳一支舞、同唱一首歌、同过一个节”,增强各族群众民族团结意识。

  “共建”深化党建引领,建强民族团结进步“主心骨”。爱辉区强化社区党组织统筹功能,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网格为基础、党员干部服务为主线”的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鼓励各族群众加入“双三长”队伍中,从辖区群众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持续推进“居民说事日”活动和各类为民服务志愿活动,引导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生活,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

  “共享”深化为民服务,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爱辉区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造“红石榴”教育实践基地,与社区校外实践基地相结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少年儿童心中。将社区服务站升级为“红石榴小屋”“红石榴文娱活动室”“三点半课堂”,为有需要的特殊群体提供送餐上门、免费理发、家政服务等,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K8凯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K8凯发”,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K8凯发 。

中新社凯发K8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