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哈市一院专家提醒:食“粽”应适量 注意控糖与胃肠健康
2024年06月07日 16:04 | 来源:中新网凯发K8

  中新网K8凯发6月7日电(李晓晖 苏航)随着端午节的临近,粽子作为传统佳节的美食必不可少,亲朋好友聚会聚餐也成为放松休闲的主要方式。然而,在享受节日欢乐的同时,如何保持饮食健康同样不容忽视。为此,哈市一院内分泌二科主任徐滨华和普外二科主任张志强特别提醒,在端午节期间市民要关注血糖与胃肠健康,要科学饮食、合理作息,确保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的端午节。

  内分泌二科主任徐滨华指出,粽子的主要原料糯米具有较高的升糖指数,容易让血糖快速升高。因此,糖友在品尝粽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糖友应控制粽子的食用量。绝大多数粽子的升糖指数超过白糖,糖尿病人吃粽子应浅尝辄止,吃一个迷你小粽子,或粽子较大,吃三分之一即可,避免过量摄入。

  其次,吃粽子后应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量。以免造成血糖超标,能量过剩,造成肥胖。在选择粽子时,糖友应尽量避开豆沙粽、枣泥粽等甜粽,以及油腻的咸粽如肉粽、蛋黄粽等。相反,可以选择杂粮制作的粽子。此外,糖友在吃粽子的时候一定要搭配一些蔬菜。可以先吃点新鲜的蔬菜,再吃粽子,这样可以延长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时间,减缓小肠对糯米中糖分的吸收,延缓血糖的升高,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徐主任温馨提示:血糖控制较好的糖友可以适量品尝粽子,但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还是应尽量避免食用。另外,要当心无糖粽或五谷粽,尽管无糖粽里面并未添加蔗糖或添加五谷,但糯米或五谷本身经消化后,依然会分解成葡萄糖。因此,不能因为无糖或五谷二字,就放松警惕敞开吃,一样要控制量。

  普外二科张志强主任表示,注意食用粽子时,切勿“囫囵吞枣”,每年端午节期间,医院都有市民因误吞尖利枣核而至肠穿孔的患者,像枣核这样表面不光滑、两头尖锐的异物卡在肠道中非常容易划破肠壁,成了伤人“暗器”,造成消化道穿孔后非常凶险。在进食大枣、鱼类等带刺类食物时务必细嚼慢咽,因此一旦误吞尖利异物,一定要尽快就医,防止意外发生。

  专家还提醒广大市民粽子虽然美味,但糯米黏性较大,不易消化,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更要注意适量食用。正常人单日摄入量不宜超过3个,晚餐或睡前应避免食用。粽子应趁热吃,避免食用冷却后的粽子,防止消化不良,也避免过量食用后引发腹胀、腹痛等消化系统问题。

  此外,两位专家还强调了端午节期间的作息规律。他们建议市民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暴饮暴食、过度熬夜及劳累等不良行为。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哈市第一医院为无假日医院,端午节期间门诊正常开诊,急诊、发热门诊、碎石中心24小时接诊,为广大患者提供全天候、全流程、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K8凯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K8凯发”,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K8凯发 。

中新社凯发K8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