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分社地市播报
首页地市播报
同江:用垦荒精神谱写振兴篇章
2024年06月18日 16:44 | 来源:中新网凯发K8

  中新网K8凯发6月18日电(吴宇)为响应党中央“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开发北大荒”的伟大号召。从1956年开始,大量山东支边青年、农民来到了同江,脚踏荒原,艰苦创业,在茫茫沼泽荒原上建起了一个又一个村庄。三代人薪火传承、垦荒风雨,为同江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荒原变沃土

  1956年3月19日,208人在如今的乐业镇青年庄村开荒建点,在第一任党支部书记聂佰鲁的带领下,顽强拼搏,开垦荒地,克服重重困难在这里安了家。

  在青年庄村的村志中这样记载:“此地乃荒草野甸,沼泽密布,林海茫茫,禽兽出没,獐狍野鹿,漫山遍野,人迹罕至。”刚建点时青年庄曾叫“二庄”,年轻人血气方刚就是要有“战天斗地”的精神气概,在时任村会计丁继柱的提议下,更名为“青年庄”。

  半个多世纪以来,青年庄人在特定历史条件和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培育和锤炼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青年庄精神,使青年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翻地靠公社农机站给代耕,种地靠畜力人力,人工踩格子点种。毛主席曾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1969年3月份,村里买了第一台履带式“东方红”—75型拖拉机,彻底改善了耕作模式。从此,青年庄人对“东方红”拖拉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至2019年,青年庄村先后购买了五台“东方红”拖拉机。

青年庄村“东方红”2204型轮式拖拉机

  “这台‘东方红’拖拉机是用中央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购买的,通过公开发包的形式,村里第一年就挣了9万块钱,这也扭转了村集体收入一直为0的局面。”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长文说。

  2018年,高长文当选为青年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新一届村“两委”团结一心,一手抓村集体经济,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以来,青年庄村通过申请专项资金,对街巷边沟、田间路进行了硬化,修建了农民教育中心、活动广场、粮食晾晒场、农机具停放库等设施。

  如今的青年庄村路畅、村美、人旺、业兴,敞亮的党群服务中心、平整的文化广场,整洁的联排民居、连片的农业机械,描绘出一幅宜居宜业的美好画卷。青年庄村先后荣获了同江市“村集体经济先进典型村” “五面红旗村党组织”和佳木斯市美丽宜居示范村。

  有党就有家

  1974年山东省安丘市发生特大洪水,农田被淹,房屋尽毁,群众流离失所。整个景芝公社出现“流离百室,哀鸿满路悲戚”的场面。1975年春天党和政府对受灾群众进行了移民安置,部分景芝公社的居民来到了如今的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卫国村。

  当时山东省安丘市移民办给景芝公社移民户很大的支持,每户有600元的安置费,并配备磨面机,粉碎机,抽水机,12马力柴油机等农用机械,同时,全部劳动力先来到卫国村的旧址盖起23栋马架子窝棚,正式建村。

  据卫国村志记载,刚建村时劳动力分为一队二队,开荒种地、伐木盖房,逐渐解决了粮食和住房问题。到1977年,所有村民搬进了新房,在卫国村安家立业。当时,年仅7岁的薛金昌与家人千里迢迢移民到了卫国村,从此他和家人扎根边疆,这一待就是49年。2011年,薛金昌通过选举,成为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13载。在他的带领下,如今的卫国村街巷整洁、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屋舍俨然,欣欣向荣之景在这里绘就。

  虽然已经来了49年,薛金昌书记依然说着一口纯正的山东话。他忘不了乡音,忘不了那场淹没一切的洪水,更忘不了共产党的恩情,是党和政府让村民们重拾希望,开启了新的生活。

  为了纪念那段垦荒岁月,也为了让下一代能够延续垦荒精神。卫国村打造了垦荒纪念馆、三牛文化园和党旗固边广场。“我们就是要把为民服务、创新发展、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下去。不能忘了党和政府的恩情,要继续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什么是家?在我看来,有党的地方就有家。”薛金昌说。过去拓荒是苦干,现在乡村振兴要巧干。随着边境旅游持续升温,卫国村打造了垦荒大院,很多游客到卫国村体验垦荒文化。

卫国村温室果蔬大棚种植的草莓

  为了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卫国村积极引进了温室果蔬大棚项目,建设日光温室7栋,锚定市场需求种植有机草莓和绿叶菜。此外,村里还建设了黄牛养殖基地,现在已建成牛舍3栋,搭配干草棚、分娩室、管理房及其他辅助设施,基地内养殖黄牛400余头。卫国村先后被评为同江市五面红旗村、K8凯发“新时代文明实践省级示范站”“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示范村”。

  振兴在路上

  青河镇红星村也是山东省安丘市的移民安置村。40岁的周维海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2018年,34岁的周维海通过选举成为红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知道这是所有村民对他的信任,作为新时期的“垦荒人”,重任在肩,年轻的他要团结大家的力量,才能给父老乡亲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红星村种植的黑果花楸

  为了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村党支部经过多方论证、考察、学习、实践,积极谋划发家致富的好路子,建成了黑果花楸基地、杂粮清选等项目。同时,村党支部还建立了“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鼓励党员致富带头人创办了两个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全村大部分土地进行了全程托管,既节约了劳作成本又整合了资源。

  产业越来越兴旺,村民们的追求也丰富了起来。2020年,村党支部进行阵地改造,扒房子、铺地面、改水电,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200平方米的活动室,村民们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这里成了村民家门口的“幸福站”。

  为了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红星村,村“两委”巧用“积分制管理” ,激励引导村民增强环保意识,村民从“袖手看”到“动手干”,村里的环境卫生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形成了“环境整洁、房屋美观、配套完善、舒适宜居、产业兴旺、群众满意”的幸福图景。红星村一步一个脚印,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一步一步变成现实。红星村先后获得了同江市五面红旗村、佳木斯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美丽宜居示范村”“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同江被誉为“百年口岸”“赫哲故里”,口岸文化、赫哲文化、知青文化、垦荒文化在这里交织,四海英才在这片沃土汇聚。“开放的同江 国际的同江”将坚定信心、强化担当,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杨帆奋楫、砥砺前行。(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K8凯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K8凯发”,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K8凯发 。

中新社凯发K8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